新闻资讯
了解最新资讯,掌握行情领先一步
案例分享 | 自动化监测为江西水库装上“智慧眼”-凯时网站-首页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司南导航
- 来源:司南导航
- 发布时间:2021-06-22 09:3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护过溪洛渡、长河坝水电站 这一回 司南导航把智慧“芯”技术 带到了江西 护佑水库安澜,人民安居 01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 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被称为赣江“小三峡”,江西省首批北斗卫星导航水利应用示范基地,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工程建成后,南昌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200年一遇,赣东大堤的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年均可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达7.5亿元。每年可增加11.4亿度清洁电能,改善枢纽上游77公里航运条件,并为下游33万亩农田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年均粮食增产达6万吨。 02 追求精益求精 峡江水库防汛抗洪挑大梁 2020年7月,强降雨造成赣江水位告急。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核心的水库群及时泄洪,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成为抵御赣江水患的中流砥柱。根据预测、预报结果,结合底数、现状和发展变化,水利部门科学精细实施工程联调,最终成功实现水位厘米级的精准调度,充分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1厘米的差值,就可能造成调度决策完全不同。精细、精准、精确的洪水预报系统、堤坝安全监测系统,贯穿在调度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决策智慧最终确保了水库大坝安全。 除了洪涝,当前水库大坝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水库蓄水引发的地震 土石坝渗透破坏 边坡水土流失严重 传统监测手段人力投入力度大、时效低 如此庞大的工程,司南导航自动化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是如何给水库大坝装上“智慧眼”,有效地、正确地评估大坝的健康状况的呢? 03 实时自动化监测 司南导航水利安全监测系统 系统方案 司南导航gnss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结合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时动态高精度解算、无线通信技术,在坝体表面、内部和边坡共布设监测点50个,对坝体表面位移、内部变形、浸润线、库区水位、雨量等进行毫米级变形监测,实现全天候、自动化监测预警。 监测步骤 安装在水库大坝、边坡上的北斗设备负责接收北斗gnss卫星信号,将北斗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实时传输至控制中心数据处理平台软件,监测处理软件通过高精度载波相位差分算法处理后得到毫米级三维坐标,同时可获得各监测点精准的位移信息,位移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实时发布,平台还具备位移超限报警、数据报表统计等功能。 软硬件设备 系统优势 实时自动采集毫米级数据,数据量大、连续性好; 全天候24小时连续不间断观测; 自动化程度高,减少因人工管理疏工作量不达标的问题; 远程操控,方便快捷,可以随时用手机或电脑从监控平台上查看工作情况。 施工现场 监测成果 结果表明,应用司南导航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完全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精度要求,能够以可靠、真实的数据为大坝安全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撑。 目前,司南导航大坝自动化监测技术已经应用在紫云山水库、枫溪水库、黄泥埠水库等,积极建设江西北斗卫星导航水利应用示范基地,充分运用北斗/gnss等智能监测技术,实现了水库大坝安全的“全面感知、实时控制”。
【概要描述】
护过溪洛渡、长河坝水电站
这一回
司南导航把智慧“芯”技术
带到了江西
护佑水库安澜,人民安居
01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
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被称为赣江“小三峡”,江西省首批北斗卫星导航水利应用示范基地,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工程建成后,南昌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200年一遇,赣东大堤的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年均可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达7.5亿元。每年可增加11.4亿度清洁电能,改善枢纽上游77公里航运条件,并为下游33万亩农田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年均粮食增产达6万吨。
02
追求精益求精
峡江水库防汛抗洪挑大梁
2020年7月,强降雨造成赣江水位告急。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核心的水库群及时泄洪,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成为抵御赣江水患的中流砥柱。根据预测、预报结果,结合底数、现状和发展变化,水利部门科学精细实施工程联调,最终成功实现水位厘米级的精准调度,充分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1厘米的差值,就可能造成调度决策完全不同。精细、精准、精确的洪水预报系统、堤坝安全监测系统,贯穿在调度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决策智慧最终确保了水库大坝安全。
除了洪涝,当前水库大坝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水库蓄水引发的地震
土石坝渗透破坏
边坡水土流失严重
传统监测手段人力投入力度大、时效低
如此庞大的工程,司南导航自动化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是如何给水库大坝装上“智慧眼”,有效地、正确地评估大坝的健康状况的呢?
03
实时自动化监测
司南导航水利安全监测系统
系统方案
司南导航gnss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结合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时动态高精度解算、无线通信技术,在坝体表面、内部和边坡共布设监测点50个,对坝体表面位移、内部变形、浸润线、库区水位、雨量等进行毫米级变形监测,实现全天候、自动化监测预警。
监测步骤
安装在水库大坝、边坡上的北斗设备负责接收北斗gnss卫星信号,将北斗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实时传输至控制中心数据处理平台软件,监测处理软件通过高精度载波相位差分算法处理后得到毫米级三维坐标,同时可获得各监测点精准的位移信息,位移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实时发布,平台还具备位移超限报警、数据报表统计等功能。
软硬件设备
系统优势
实时自动采集毫米级数据,数据量大、连续性好;
全天候24小时连续不间断观测;
自动化程度高,减少因人工管理疏工作量不达标的问题;
远程操控,方便快捷,可以随时用手机或电脑从监控平台上查看工作情况。
施工现场
监测成果
结果表明,应用司南导航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完全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精度要求,能够以可靠、真实的数据为大坝安全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撑。
目前,司南导航大坝自动化监测技术已经应用在紫云山水库、枫溪水库、黄泥埠水库等,积极建设江西北斗卫星导航水利应用示范基地,充分运用北斗/gnss等智能监测技术,实现了水库大坝安全的“全面感知、实时控制”。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司南导航
- 来源:司南导航
- 发布时间:2021-06-22 09:32
- 访问量:
护过溪洛渡、长河坝水电站
这一回
司南导航把智慧“芯”技术
带到了江西
护佑水库安澜,人民安居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被称为赣江“小三峡”,江西省首批北斗卫星导航水利应用示范基地,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工程建成后,南昌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200年一遇,赣东大堤的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年均可减少洪水带来的损失达7.5亿元。每年可增加11.4亿度清洁电能,改善枢纽上游77公里航运条件,并为下游33万亩农田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年均粮食增产达6万吨。
2020年7月,强降雨造成赣江水位告急。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核心的水库群及时泄洪,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成为抵御赣江水患的中流砥柱。根据预测、预报结果,结合底数、现状和发展变化,水利部门科学精细实施工程联调,最终成功实现水位厘米级的精准调度,充分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1厘米的差值,就可能造成调度决策完全不同。精细、精准、精确的洪水预报系统、堤坝安全监测系统,贯穿在调度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决策智慧最终确保了水库大坝安全。
- 水库蓄水引发的地震
- 土石坝渗透破坏
- 边坡水土流失严重
- 传统监测手段人力投入力度大、时效低
系统方案
司南导航gnss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结合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时动态高精度解算、无线通信技术,在坝体表面、内部和边坡共布设监测点50个,对坝体表面位移、内部变形、浸润线、库区水位、雨量等进行毫米级变形监测,实现全天候、自动化监测预警。
监测步骤
软硬件设备
- 实时自动采集毫米级数据,数据量大、连续性好;
- 全天候24小时连续不间断观测;
- 自动化程度高,减少因人工管理疏工作量不达标的问题;
- 远程操控,方便快捷,可以随时用手机或电脑从监控平台上查看工作情况。
结果表明,应用司南导航大坝自动化监测系统完全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精度要求,能够以可靠、真实的数据为大坝安全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撑。
目前,司南导航大坝自动化监测技术已经应用在紫云山水库、枫溪水库、黄泥埠水库等,积极建设江西北斗卫星导航水利应用示范基地,充分运用北斗/gnss等智能监测技术,实现了水库大坝安全的“全面感知、实时控制”。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凯时网站 [email protected] 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凯时网站的版权所有 ()
400-630-2933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访问商城